1、用爱心点燃生命之光,用真情奏响生命乐章。
2、爱心传递,真情永驻。
3、我的一生中所做过的许多事需求上帝宽佑,倒是未做过的事,反而是我的美德。我不曾写过一篇当局嘉奖的文章,我不曾吆喝佣人,我不曾白拿百姓一个钱,这个社会不缺歌功颂德的人,但缺威武不屈的人;不缺到处捐款的人,但缺富贵不淫的人;不缺贫困潦倒的人,但缺贫贱不移的人。作者:林语堂
4、关心社会福利事业,关爱社会弱势群体。
5、康有为是个聪明人。他流亡在外,将慈禧太后妖魔化和将光绪皇帝神化,就是个十分高明的办法既能解释自己何以成为国家的敌人,也能为今后留出足够的回旋空间。在一个足够安全的距离外,对既有体制保持高调的批判态度,以“危言”造成“耸听”,短期利益上可以获得喝彩和捐款,长期利益上则可以用另类方式得到这个体制的认可,以便最终能从“对手”被招安升级为“助手”。这种以退为进的把戏是中国历史的光荣传统之一,所谓“终南捷径”也。当官家以为终南山中隐居的都是人才,大家便一窝蜂地都去玩隐居。无欲则刚,其实还是追求欲望的特殊手段,“刚”本身就是更为高明的“欲”而已。作者:雪珥 出处:国运1909
6、我认为同情穷人并不是要你也像穷人一样生活,或是有了一点钱就向穷人捐款,我认为人们努力奋斗是为了自我满足,而且我认为无人可使他人得到满足。我更认为那些认为自己的贫穷无法改变的人,多半是真的无法改变,我认为不必去理会那些要别人去帮助穷人的声音,因真帮穷人的人根本不会对别人有什么要求。作者:石康 出处:石康微博
7、人间自有真情在,我为慈善献爱心。
8、感谢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。
9、心中充满同胞情,捐多捐少都是爱。
10、中国必须停止生产谎言,事情很清楚,因为谎言不值钱。 据说谢国忠为中国人写文章是免费,他把稿费捐了,我认为他的水准至少应收千字三千美元,他收不到钱,是因那些免费得到他的话与他的捐款的人很邪恶,他们使谢国忠很高尚,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高尚,认为高尚应被尊敬,或觉得高尚有价值,只因在中国高尚不值钱。作者:石康
11、救人也好 爱国也好 评论自己的观点也好 捐款这种事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钱最好不要捐
12、感谢财富和政治,本市花了一万七千元造了市政府,但也许一百年内它不会为了生命的智慧贝壳内的真正的肉,花这么多钱。为冬天办文法学校每年募到一百二十五元,这笔钱比市内任何同样数目的捐款都花得更实惠。我们生活。作者: 梭罗
13、今天去手机店,看见诺基亚被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有点感慨… 为诺基亚难过!08年汶川地震:诺基亚捐款5000万,三星捐款3400万,苹果捐款50万。玉树地震:诺基亚捐款250万,三星拒绝捐款后捐款100万,苹果未捐款。 13年雅安地震:诺基亚捐款100万,三星捐款60万,苹果捐款50万。 如今苹果市值3667亿,三星电子2025亿,诺基亚仅剩115亿,一个穷到连公司技术大楼都卖了的公司还能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,并坚持每年向国际红十字会捐钱,而三星苹果,除了提高产品价格来赚更多钱之外从未向国际救援基金捐过一毛钱.
14、全校师生发起爱心捐款,集腋成裘,终于帮助这位同学度过难关。
15、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友善与爱心使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。今年台风连连,暴雨侵袭,我国的湖南、江西等地成了重灾区。然而倾盆大雨冲不毁人们的爱心,各地捐款捐物,纷纷伸出援助之手。是因为有了这些爱,社会才更加和谐美好。
16、于是我走入星巴克,拿出我的IPAD,看到MIT 已有76人获诺奖。哈佛33人。两校加在一起有109人。我把每一个获奖者的成就看了一遍,我承认,MIT与哈佛的份量令我的心理有点失衡,我知那些获奖者、那些对人类社会产生真实帮助的人就曾在我的周围行动,我感到我应向MIT与哈佛捐款聊表敬意,为了优质教育吧。作者:石康
17、爱是彩虹,五彩缤纷。
18、做慈善事业的行动者,当爱心奉献的传播者!
19、物品传遍天下,爱心温暖人间。
20、献出一份爱心,托起一片希望。
21、鸟儿飞翔,需要翅膀。
22、今早听到前两天还在筹集捐款的校友,今天已经离我而去,还有什么比生命更无常,爱情的变卦更是不值得一提,也没有资格谈及真正的爱情。
23、发展慈善事业,造福特困群体。
24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每当哼起这首歌,我心中就有一阵热流,其实,真情已用行动表现出来。如:地震如魔鬼,他摧毁着世界,他大笑,然而,看到一些他不能摧毁的东西--真情。在第一战线前,我们看到一批批解放军,他们用真情为受难者打开了绿色的生命门,在捐款会上,我们看到人山人海的群众。在义务献血部门,我们看到了排如长龙的志愿者。
25、爱心的聚汇爱心暖人间。
26、用行动帮助贫困,用爱心抚慰心灵。
27、用心点燃盼望,用爱撒播人间。
28、我以为,向哈佛与MIT的捐款效率更高,因事实表明,这里的人在为全世界的文明付出,他们的很多成果被全世界无偿使用,以中国人眼光看来,他们有可能是最傻的一群人,做着人类最艰苦的劳动,我说的是繁重的智力劳动,而中国人中懂得高等级智力劳动的人,可能加起来都不超过百人。中国人对此无经验。作者:石康
您可以选择微信支付赞助本站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