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提手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2、己所不欲,匆施于人。
3、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
4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5、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
6、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
7、兴于诗,立于礼.成于乐。
8、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
9、恺悌君子,民之父母。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。
10、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
11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 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 — —孔子 《论语》
12、盖有不知而作者,我无是也。
13、孔子与门人立,拱而尚右,二三子亦皆尚右。孔子曰:“二三子之嗜学也, 我则有姊之丧故也。”二三子皆尚左。
14、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困而改节。
15、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
16、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
17、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
18、与人交,推其长者,讳其短者,故能久也。
19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20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
21、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
22、孔子说:当你专心一志打坐集中时,不要用耳朵去听,而应将注意力收回内心,但也不是用心去听,而用气去听。
23、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
24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25、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 ——孔 子
26、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在回也! —— 孔 子 《论 语》
27、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唯何甚。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 《论 语》
28、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
29、孔子曰:“中午不睡,下午崩溃。”孟子曰:“孔子说的对!”
30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
31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 知者动,仁者静; 知者乐,仁者寿。
32、颜子当乱世,居于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,人不堪其忧,颜子不改其乐,孔子贤之。
33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4、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不逮也。
3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6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出处:论语学而
37、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司马迁(赞美孔子)出处:诗经小雅
38、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: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子曰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
39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倪,小车无杌,其何以行之哉!
40、益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
41、孔子语录: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政就是正的意思。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,谁还敢不行正道呢?)
42、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43、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无也。
44、朽木,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于予与何诛?
45、君子有诸已,而后求诸人。
46、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,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出处:论语
47、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
48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
49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50、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
51、子曰:“刚,毅,木,讷,近仁。”
52、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
53、君子无众寡、无小大、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
54、修己以敬……修己以安人…修己以安百姓。
55、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
56、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: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
57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
58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59、巧言令色,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
60、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
您可以选择微信支付赞助本站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赏